「這是一個公益平台,也是一個最強氣候解方,可極大化企業ESG!」擁有「台灣碳匯之父」封號的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在《淨零挑戰與原鄉碳匯ESG機會》論壇上,如此表示。
李堅明表示,「自然碳匯」是台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中十二項關鍵戰略之一,原住民保留地上的山林溼地更是提升綠碳、黃碳、 藍碳的重要來源;推動「原鄉碳匯 ESG 公益平台」,兼具氣候減緩與調適效益, 以及公正轉型價值,堪稱地球最強的氣候解方,期盼藉由地球贏、國家贏、企業贏及原住民族贏的四贏策略,創造多項 SDGs 價值與效益。
3月13日,一場由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與台北大學於共同舉辦的一場論壇,多位專家學者就淨零排放、氣候正義及原鄉自然碳匯等議題,展開深度的對話與交流,吸引全場近百名聽眾參與。立法委員伍麗華、原民會經濟發展處處長王瑞盈、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組長蘇意筠等代表也蒞臨現場,表達對於氣候變遷與原住民福祉等議題的高度關注。
集保率先響應 助力原鄉碳匯ESG公益平台
出身原鄉的伍麗華立委表示,感謝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去年底與台灣原住民族歷屆鄉鎮市區長總會,共同簽署合作意向書(MOU),成為首家與原鄉總會攜手推動原鄉土地保育造林的企業,原住民最不希望看見族人荒廢土地,如今土地有黃碳、綠碳,甚至有藍碳,就可以繼續在原鄉為台灣守護自然資源。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表示,集保是金融市場的後台,之所以會跟森林碳匯產生交集,是因為推動金融市場的永續發展,也是集保的三大願景目標之一,集保自己也以身作則,透過各項減碳措施、再生能源使用以及購買涵蓋重新造林與紅樹林復育等符合10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高品質碳權,於24年底成為全世界第一間達成碳中和的集保機構。
但為助攻國家淨零政策,林丙輝表示,未來仍將優先選擇符合SDGs的碳權,也支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目標,並進一步探索有利原住民發展的原鄉碳匯領域,取得自然碳匯,達成淨零排放,實踐利他共好的核心價值。
原民守護山林 創造黃碳、綠碳與藍碳
李堅明在論壇中表示,原鄉碳匯可創造多項SDGs價值/效益,也是企業提升ESG績效的重要助力;結合原鄉、企業與區公所力量,開創種碳新產業,並助力原民返鄉就業,也能提升原民生活福祉;最重要的是,可償還原民長年守護山林的復育與氣候價值,實踐公正轉型與社會包容。
李堅明表示,推動原鄉碳匯ESG有三大功能,包含知識交流、讓原住民有能力參與以及促成國家淨零轉型,而原鄉碳匯ESG公益平台能創造多項SDG的效益來幫助企業ESG績效,也能結合原鄉企業跟區公所力量開創種碳新產業,促成原住民青年返鄉就業並提升原住民族生活福祉。
至於企業部分,李堅明表示,企業參與可以獲得多項效益,包含環境誠信、推動企業公正轉型以及關懷在地弱勢族群等,參與的企業更能在其ESG上呈現這些價值亮點,展現企業責任。
圖說:台灣集保董事長林丙輝(前排右1)、立委伍麗華(中)與原民會經濟發展處處長王瑞盈(前排左1)共同出席原鄉碳匯ESG論壇
立委伍麗華(致詞者)感謝台灣碳匯之父李堅明(手持麥克風站者)支持原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