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未來

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循環經濟

台糖點「殼」成金  循環經濟新典範

1/9/2023

  • 責任編輯 吳谿山
  • 圖片來源 台糖官網

「蚵仔麵線」是許多人喜愛的國民小吃,蚵仔,也就是牡蠣,
卻曾牽扯出一道困擾地方許久的環保議題。

牡蠣養殖是台灣西部沿海歷史最悠久的產業,曾經是許多漁村的重要經濟命脈,然而牡蠣剖開取出後的空殼,經常被當成廢棄物隨地棄置,大量廢蚵殼堆積如山,散發惡臭、孳生蚊蠅,也成為西南沿海長期的特有「景觀」。雖然曾發展出工藝品,也設計出蚵殼DIY活動,讓遊客體驗手作樂趣,也有業者將廢牡蠣殼用於製作堆肥、飼料及育苗栽培介質等,但廢牡蠣殼年產出量約在10至14萬噸,數量可觀,光憑上述用途,實在無法解決問題。

現在,廢牡蠣殼再利用有了新的解決方案。

|台糖與工研院聯手解決出擊

當循環經濟開始受到重視,工研院與台糖公司開始攜手合作,讓回收廢棄物轉化製成有價值的產品,而北從新竹,南到屏東沿海盛產的廢棄蚵殼,正是一項現成的再生資源。

全台首座以廢棄牡蠣殼加工,再製成資源化產品的「台糖生技材料廠」,是台糖公司推動循環經濟的亮點成果之一,除打造農業循環典範外,也協助臺灣接軌國際淨零趨勢。台糖運用循環再生技術,將國內西部沿海的廢棄牡蠣殼變身成高值化材料,透過資源全循環、零廢棄,不只改善環境汙染,更有效減少進口/採礦的資源開發,藉由循環經濟達成 2050 淨零目標。


 

|接軌國際淨零趨勢

台糖生技材料廠斥資1.7億元,於去(110)年6月正式運轉。該廠是全國唯一取得各項循環經濟認證及再利用機構許可的牡蠣殼加工廠,每年可處理5萬噸牡蠣殼,經鍛燒、加工後,產出4萬噸碳酸鈣原料,應用在農業、工業及醫藥等領域。台糖點「殼」成金,讓廢牡蠣殼變身多元、高值化綠色循環材料,也改善西部沿海環境、幫助地方經濟,絕對是一舉數得的永續產業。

這座建築物設計之初即融入綠建築要求標準,鍛燒平均溫度為300度,節能、減碳又環保。製程採活性碳除臭及高精度集塵設備,確保無臭味及無粉塵外逸,是充分「循環經濟」概念的場域。


圖:經循環利用後的蚵殼粉,可依市場需求產出不同粒徑,應用在農業、工業及醫藥等領域。

 

|垃圾變黃金

經循環利用後的蚵殼粉,可依市場需求,應用在肥料、飼料等農業領域,為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台糖積極與國內企業、專家及學研單位合作,推展工業化應用,目前已開發台塑抗菌塑膠、3D列印漿體、塑木、手工皂、貓砂等項目,另有塗料、保溫材料、生物可分解塑膠、濾材等多項應用正研發測試中。

台糖強調,目前國內生產的碳酸鈣主要以進口白石或挖山取礦為來源,台糖將廢棄牡蠣殼資源化再利用,既解決天然資源被破壞及短缺問題,同時改善環境汙染、增加蚵農收益及地方就業,更有助我邁向淨零排放,2050絕對值得期待。

當明暸了廢棄牡蠣殼可以充分再利用,甚至成為生技製藥原料時,下回吃蚵仔麵線,應該可以吃得更開心了吧!

 


圖:牡蠣殼的多元價值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