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海人擁有兩個家和兩種家人。一個家在穩固的陸地上,另個家,漂在海上。親情關係維持著的是岸上那個家的家人,討海夥伴關係維繫的是海上另一個ㄇ家的另一種家人。以岸上那個家來說,討海工作是踏出家門打拼,海上這個家,則是『家』和『家人』一起離岸離港,一起戰浪搏魚。」
-- 廖鴻基 《最後的海上獵人》 ”
年少經歷過討海人生的廖鴻基,1957 年誕生成長在花蓮,從花蓮高中畢業後,做過多種職業,例如水泥公司的採購員,甚至遠赴印尼養蝦。
但是在 1992 年,他不顧親友的異樣眼光,成為職業討海人,並且開始寫作。四年之後,提出「花蓮海域鯨豚調查計畫」,籌創「黑朝海洋文教基金會」,並擔任創會董事長;之後他隨著遠洋魷釣船遠航,執行繞島計畫,隨貨櫃船航行歐洲航線,執行「黑潮 101 漂流計畫」。這些經歷,讓他海洋的關係,從漁夫變成朋友。而他也被稱之為台灣最重要的海洋文學作家。
被暱稱為「黑糖導演」的黃嘉俊談到本片時表示,原先只是受邀去紀錄廖鴻基的「黑潮漂流計畫」,欲將其拍成一部幾乎無對白、充滿冥想的藝術電影。然後,另一位主角,金磊,台灣第一位水下鯨豚攝影師,兩個不同世代的男性,不約而同選擇「海洋」作為舞臺。所有的計畫與冒險,都是為了打開生命視野和創作,活出新的寬度和深度。
但「冒險」從來都不是去做危害生命的事,而是做好萬全的準備,
努力去讓自己的人生活得與眾不同。
「四面環海」,對你來說代表著什麼?
台灣,身為一個海島國家,離海最近,卻也離海遙遠。政治、歷史、信仰…都讓人民背對海洋,恐懼海洋。黃嘉俊說,「不論你眼中的海洋為何,身為紀錄片導演,我希望這部電影可以帶領台灣人認識汪洋中的美麗與其豐富的生命活力,並從兩位主角的故事中啟發自己對生命的渴望,找到海闊天空的平靜,這將是你所看過最美麗的台灣海洋電影。」
在拍攝、體驗漂流的過程中,他觀察到廖鴻基與女兒間複雜的感情、以及舊識金磊在奔向海洋的同時在工作與家庭間的掙扎,而在此同時黃嘉俊的孩子也即將出生,讓他意識到自己也快要面對生命中必經的抉擇,該如何調適才能讓「向海的夢」和「岸上的家」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兩全其美呢?在《男人與他的海》這部紀錄片中,這樣的反思和感情的迴圈,一再出現。
媒體稱這部紀錄片是海洋版的「看見台灣」,而的確,除了漂流旅程帶來的啟發外,黃嘉俊導演更希望台灣人都能「愛上大海」;整部電影不教訓、不教育,單純地讓觀眾跟著主角們一同出海、一同體會一幕幕美麗的天然海景、親眼見證野生與養殖鯨豚的對比,希望觀眾能夠藉此愛上並理解大海。
一萬名海洋之子
《男人與他的海》籌製超過 3 年、橫越 8,500 公里的距離,帶著攝影機從陸地航向海洋、再潛入海中。上映後全台票房突破 500 萬。同時,製作宣傳團隊於 2019 年 9 月發起群眾募資,募得近 1,200 萬元。在 2021 年 3 月份兌現計畫中「一萬名海洋之子」目標,宣布國小及國高中生須以班級或學校為單位向富邦文教基金會報名;各大專院校的同學和老師則以個人或團體為單位向 Cheers 雜誌報名。讓全台灣包含澎湖等離島的年輕學子,都有機會免費看片;換算票房,將送出 250 萬元的票房。
黃嘉俊導演表示,透過紀錄片邀請觀眾走「近」海洋,而「一萬名海洋之子」的宏願,則是讓「大海」流進校園!
此活動於 2021 年 5 月份落幕。包括全台唯一不靠海的縣市–南投。暨大附中作為全縣唯一入選的學校,不僅分了兩天、共五場放映,讓全校 800 名學生都能到大銀幕觀賞《男人與他的海》,這更成為一名罕病生的人生初體驗,該名同學表示:「看完十分感動,強調未來有能力希望能幫海洋環境貢獻一點力量。」暨大附中一名老師在行前還特別製作簡報,「恭喜同學獲得入場資格!」畢竟這是從全台灣的小學到大學約 350 萬名學生中拿到「一萬名海洋之子」的門票,僅僅不到千分之三的機率呢!
海洋生物延伸我們陸生動物的眼界
在全台巡迴放映落幕之後,導演黃嘉俊決定推出「海洋之子 2.0」計劃,希望透過大家的支持,將《男人與他的海》公播版 DVD 送進全台 3,000 所學校,讓 350 萬名學子都有機會看見大海認識台灣,讓海洋教育繼續發聲!導演黃嘉俊表示:「有目標才有航行的方向,敢夢想才會理想成真!」
廖鴻基在為 BBC 生態影集《重返藍色星球:發現海洋新世界》的影像書寫推薦序時,這麼說:「......海洋夠寬,夠深,夠我們一輩子航不進大海的每個角落,夠我們一輩子無論如何也無法透徹了解大海的深沉內涵。海洋生物延伸我們陸生動物的眼界,延伸我們向海探求的渴望。......海洋願意給我們一些基會,當我們願意透過理解來為她做點什麼......讓我們走過這座橋樑,進一步認識海,也學習以尊重的態度和海和平相處。」
美麗、壯闊,又沉重無比的海洋故事,等你來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