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未來

淨零碳排 Net Zero

力拚房產淨零,2050全台新建築與85%既有建築要達近零碳

4/11/2023

  • 作者 王志鈞
  • 責任編輯 Marisa
  •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

淨零房產新時代來了!為達成全國建築減碳目標,並由政府帶頭引導民間建築低碳轉型,內政部已公告自今年7月1日起,所有新建公有辦公、服務類(金融證券、辦公場所)建築在申請「綠建築標章」時,都必須同時申請「建築能效評估」標章且須達2級以上;2026(民115)年後,公有新建建築更須進一步達到建築能效1級或近零碳建築(1+級)的標準。

 

TBERS 將納入綠建築標章

 

建築能效1級,意味著新建物的空調、照明、插座電器等三項設備系統的耗電量,與2000年基準年相比,要減少達50%以上。

所謂「建築能效評估」,是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為評估建築營運空間的能效而建構的建築能效計算、評分與標示之標準方法,稱為「台灣建築能效評估系統TBERS」。這是根據國際通行的「建築能效評估系統Building Energy-Efficiency Rating System(BERS)」,再考量台灣亞熱帶氣候與空間複合化、多樣化建築特性,所量身訂做的台灣版建築能效評估工具。

 

低碳轉型為房產未來趨勢

 

事實上,內政部早已於去年(民111年1月),在新頒布的新版綠建築評估辦法中,正式將「台灣建築能效評估標準(TBERS)」納入「綠建築EEWH」標章的評分項目,以鼓勵市場朝向綠建築與更低碳的能效轉型。

不過,當時綠建築標章申請仍屬公、民營建築業者自願性行為,並無強制性。

為期待政府帶頭,引導民間跟進的建築低碳轉型策略下,內政部今年進一步公告要求公有新建建築物在2030年時必須全面達到建築能效「1級」或「1+級」的近零碳建築目標。

根據定義,建築能效「1+級」者可稱之為「近零碳」建築,至於其剩餘用電量只要採用再生能源、或碳中和至零排放者,則可進一步稱為「淨零建築(Net Zero Building)」。

這項措施將自今年7月起上路,初期只強制要求公有新建築,但未來將擴大至所有政府既有建築與民間新、舊建築,都希望在2050年前達成全台100%新建建築物與超過85%既有建築物都為「近零碳」建築。

 

 2050年 購屋決策新指標 

 

「到時民眾買房子,就跟現在買家電一樣,要看建築能效標章。」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王婉芝副執行長王婉芝如此解釋。

王婉芝表示,「建築能效分級評估」的具體內容已2023年1月起在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正式上網公告,未來非住宅之新建築能耗標示為「BERSn」、既有建築為「BERSe」;雖然住宅類建築能耗評估辦法尚未制定,但已在研議中,未來其標示將為「R-BERs」。

台灣的建築能效標示分級以2000年為基準年,分為1至7級,數字愈小、代表節能等級愈高。能效4級以上,代表該建築之空調、照明平均值比基準年至少低20%以上,才符合綠建築標準;最高的1級更可減少達50%。

建築能效分級達第1級之建築物,且能效評分尺度為前百分之五十者,為「近零碳」建築, 以「第1+級」標示之。取得近零碳建築,且其剩餘用電量採用再生能源或碳中和至零排放者,為「淨零建築」,以零標示之。

王婉芝表示,TBERS適用於「非住宅」建築,以及海拔800公尺以下的12種建築,包括:集會表演、娛樂場所、商場百貨、餐飲場所、旅館、健身休閒、文教設施、醫療照護、金融證券、辦公場所、宿舍安養、住宿等;由於此類建築物室內發熱較大、空調時間較⻑、耗能較高,引導導向近零建築也較具政策效益。

 

 

🌐  專題:淨零房產大商機 

 

行動領袖 ➡ 永續創新助力低碳房產生態:大趨勢 ╳ 新法規 ╳ 綠金融

由專家們帶你一次輕鬆搞懂淨零未來大趨勢、新法規、綠金融等相關永續知識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