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依據淨零建築推動策略,建立建築能效分級評估制度,將建築能效依節能成效分為 7 個等級,其中最高等級為近零碳建築(第 1+ 級),可達約 50% 的節能。
氣候變遷成為全球環境議題的焦點,引發了對氣候問題的關注與議論。冠奕建設副董事長張水田深受澳洲綠建築理念影響,其個人經驗啟發了對環境永續的承諾,進而推動綠建築在台灣的實踐。
淨零碳排 Net Zero
低碳建築時代來了!到2050年時,全台灣所有新建築都必須為淨零建築,包括已經在使用的既有建築,也必須有85%要達到淨零建築標準。這絕對不是一個夢想,而是政府已經宣示為國家政策的目標。
淨零房產新時代來了!為達成全國建築減碳目標,並由政府帶頭引導民間建築低碳轉型,內政部已公告自今年7月1日起,所有新建公有辦公、服務類(金融證券、辦公場所)建築在申請「綠建築標章」時,都必須同時申請「建築能效評估」標章且須達2級以上;2026(民115)年後,公有新建建築更須進一步達到建築能效1級或近零碳建築(1+級)的標準。
為達成2050年全台100%新建建築物與超過85%既有建築物都為「近零碳」建築,政府正積極透過各種策略輔導市場轉型,其中,最有力的一項政策推手應該是綠色金融。 國發會在2022年3月發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已將「綠色金融」列入淨零排放路徑的12項關鍵戰略之一。為達此目標,金管會也已推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其願景為「整合金融資源,支持淨零轉型」。